close

楊家將這題材不論是電影或電視劇都算拍到爛了,不過2013年于仁泰仍然拍了一部新片,中國古裝控如我還是買單了XD雖然出了這麼多版本,但其實我還真沒認真看過他們的故事...於是看完電影搜了下維基百科,才知道故事背景發生在宋太宗時期,楊業是後漢將軍,七子中以六子最出名等等。

選用這樣熟爛的題材,賣點自然不是故事,而是演員跟畫面,基本上就這兩點而言這部算是成功的,有帥哥,有大場面戰爭,有武打,堪稱中國式的爽片。

電影一開始就先賣肉,在吳尊的大胸肌旁邊,七郎根本完敗XD

1  

接著鄭少秋出場,看到他的老生裝扮我都要哭了,想我小時候他演的楚留香令台灣社會萬人空巷啊XD而今拚命在他臉上尋找心中鄭少秋的影子,找到的都是歲月不饒人。

2  

總之,故事先交代七郎揚延嗣為六哥出頭,打敗皇后的弟弟潘豹,潘豹卻因意外死在擂台,本就不對盤的楊家與潘家因而仇上加仇,導致後來遼軍來犯時潘仁美扯後腿,令楊業困於兩狼山,故七小將出發,自己的爸爸自己救(誤);後來七郎因為自責前往寰州城逼潘仁美出兵,結果被亂箭射死,成為第一位犧牲者,是七人裡面死得最不帥的XD

9  

而其他六子經過兩狼山的一陣廝殺,終於突圍,帶著重傷的楊業在蘇武廟休息。楊業在彌留中夢見七郎回來向他道別而驚醒,走至李陵碑前,蘇武的靈魂出來跟他說老羊不死,小羊難活,最後他撞死在碑上。

這邊有個bug,就是蘇武問他「要守節或求生?」在故事中顯得莫名其妙,後來看維基才知道,原來原本的故事應該是楊業被俘虜,他為守節故撞死在李陵碑上,這樣台詞方才合情合理,不然依電影中之情況,他跟兒子們在一起有啥好守節的= =

10  

楊業死後,眾子悲痛掩埋屍身,但六郎決意將屍身帶回家,而這時遼國大將耶律原也帶領一百精兵趕上。

於是大郎決定留下斷後,雖然我總覺得鄭伊健的髮型很出戲,但在這邊可不是一個打十個,最後看起來幾乎是一個幹掉三十個了...

3  

原本離去的二郎終究不願讓大哥獨自留下,回來幫他,當然也成了屍體一具......這邊特寫七子出征前他們娘親向鬼谷先生求來的字條,上書:「當知天命難違,七子去六子回」,因為七郎已死,故大郎延平死去之時似乎顯得預言不準,但通常在電視電影裡會演出來的預言一定是準的,故馬上就猜到此處的「六子回」意思不是六個兒子回去,而是第六子,也就是說接下來的劇情便是他們一個個壯烈死去(囧),好吧,少了期待感,那接下來看的就是怎麼演了。

4  

老大老二掛掉,接著輪到的不是老三,而是老四和老五。由於老五的馬累死,故老四陪同他留下斷後,相較於老大老二的洞穴戰,他們則是先用火攻,然後在火裡展開大戰,最後將敵人推入橋下,一同消失於水中。這邊特意讓他們死得較曖昧,乃因在原本流傳的故事中,四郎被俘成為駙馬、五郎出家,他們兩個後來還跟六郎相會;不過在這部電影裡不需要處理後續,還是把他們當作與敵人同歸於盡便足夠了。至於掉落水中之時帶到他們小時候偷了其他兄弟的衣服,一起跳到水裡的片段,也挺有感觸。

11  

就電影拍攝狀況來看,感覺大郎處理掉三十個小兵,二郎二十個,四郎五郎先放火燒死了十個,之後各殺十個,再推下去十個加一個將軍,剩下十個在岸上被燒死,至此小兵全部KO,剩一個拿弓的將軍和主將耶律原留給老三和老六。結論是:大郎也太imba了XD

這部電影有個值得嘉許的地方是,因為時間很短而人物眾多,故七子的個性不可能深入刻畫,但導演還是盡量讓每一子有各自的特色,例如七郎性急,大郎就是領導人物、愛護弟弟,二郎武勇重義等等。有些沒辦法在個性上凸顯的,也透過他們的武器與攻擊方式區隔,如楊業拿關刀,老大有關刀和槍,老二拿雙刀;最特別的是老三拿弓箭,在大家普遍拿刀、拿槍的肉搏戰中格外有特色,尤其在兩狼山突圍戰中,每當看見三郎,敵人就會一起拿盾牌蹲下,那畫面很逗趣XD四郎拿的則是緬刀,並且愛吃檳榔;五郎則為隊裡的醫生,武器是「鐧盾」,六郎自不用說,肯定是楊家槍了。

不過弓手畢竟不適合群體戰,所以接下來讓他一對一,而場景安排在與人等高的蘆葦叢中。好像每部武俠片都特別喜歡蘆葦叢中決鬥的畫面,營造草木皆兵的緊張氣氛,尤其弓手又相當倚賴眼睛,故在這樣的環境裡更顯刺激。到最後三郎拚著自己受一箭,近距離射死對方,可是也隨即被後來趕上的耶律原給一槍刺死。其實一直不懂為何讓老三留鬍子反而老大老二沒留,另外,感覺周渝民的台詞特別少,可能因為講話台灣腔太重的關係?XD

5  

一路衝刺的老六揹著屍體到了雁門關前,終於還是被耶律原堵到,於是展開最後的決鬥。這場決鬥也很制式地主角一開始都處於下風,但終究還是抓到機會反擊,將耶律原壓在地上狠揍好幾拳,末了要拿刀刺下之時六郎卻刻意刺偏,留他一命而去整理父親儀容;想當然爾,你不殺他他就要殺你,但從後方接近的耶律原終於還是死在揚家槍法最凌厲的一招回馬槍下。

6  

那一刀沒刺下,也許是想表現揚延昭心腸較軟,也許是故意要留給那記回馬槍,但後者大可以在決鬥中施出,故感覺前者較有可能;只是如果是因為前面那個原因反而有些失敗,因為在原來的故事中,揚延昭是七子裡最有勇有謀,得到楊業「六郎似我」的評價,但在電影中的風采則被其他六子蓋過去,顯得有些婆媽,實在可惜。也可能是吳尊的關係,雖然練了身材,但他還是太白淨了,比較適合奶油小生而少英氣XD從前覺得吳尊很帥,不過現在總覺得他不太耐看,太愛皺眉,結果裡面就長相而言,我反而喜歡老五林峯跟原本不認識的老二、老七XD

戲末從一張全家福變成剩下老太君和老六兩人,分外唏噓啊。(從左至右分別是五郎楊延德、七郎楊延嗣、四郎楊延輝、二郎楊延定、楊業、佘太君、大郎楊延平、三郎楊延安、六郎楊延昭)

7  

不過我這邊不想放對照的畫面,而是喜歡下面這張七子出發時,背後的紅日好似薄暮餘暉,象徵等待在他們前方的死亡命運。

8  

查了資料後現在對楊門女將也頗感興趣,因為這些女將大多不姓楊,而是七子們的老婆,所以他們娶老婆都刻意找武功高強的嗎XD還是說嫁來以後要跟著受訓練?不知道這算不算另一種男女平等(誤)

戲裡在七子出征前,有簡單帶過他們老婆小孩的畫面,另外女將中較著名的楊排風也屢被太君提及,不過在此處類似於婢女角色;戲份相對較多的是柴郡主,只是也很空洞就是。但最後太君等女眷在雁門關前接回六郎和楊業的屍身,穿的是戰甲,所以雖然重點不在這些女將,但還是看得出導演沒有忘記這些英雌的身分吧,也算用心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忠烈楊家將
    全站熱搜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