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認真一點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某次讀書會討論到思維方式,F說有些人只認同對的答案,有些人則覺得沒有對的答案,接受不同的詮釋可能。我說,兩種不妨並存吧?她說,事實上就是很難並存。我說,無法並存只能代表那個人的想法太狹窄、思路太單一,不代表這兩種情況一定衝突。她不想再跟我爭辯,我也懶得再跟她解釋。

  後來我理解了,她說的思維方式限定於「詮釋」,有些人相信詮釋一定有正確答案,有些人則認為沒有,所以不能並存。而我已經先屬於認為詮釋沒有正確答案的一派,以為她說的思維方式指所有知識,所以心想:有些研究有正確答案,詮釋類的研究沒有,二者大可並存。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都知道,詩若能真善美並存最佳,然而在實際的文學史中,看到更多的是它們的分立,甚至對立,這固然緣於每個作家天生的偏向,也是世間的定理。不然,若完美如此容易,能融通者何足貴?

舉例來說,美(這裡主要就文字而言)與真便好像常常不相容,詞中用字、經營意象最美的,吳文英肯定是前幾名人選,但王國維就批評他「隔」,覺得他的詞中少了真性情。而那些流傳最廣的詩詞,就美學角度來講很難說是一首「美詩」,比如東坡「十年生死兩茫茫」,渾如白話。一直到現代也一樣,你如果觀察晚安詩裡的按讚數會發現,讚多的通常都是感情沛然、語言平易的詩(如宋尚緯、林婉瑜),或以「出奇不意」(不按正常思路)使人驚艷(如唐捐),如此故能瞬間打動讀者。也能見許多人理所當然地說,他認為詩就是要感人,如果不能感人,那就只是堆砌詞藻、玩文字遊戲。這些當然都很有道理,但這類「真詩」的優點往往同時也是缺點,因為感情的普遍固然能令人產生同感與代入之效果,多讀幾首以後,卻也很容易心生厭倦,所以能流傳久遠的是這類詩,被時間淘洗最多的也是這類詩。

文章標籤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十歲以後,開始接受喜歡的事物一個個遠去,例如貓,在我們家有二十年的歷史,我的過敏也有二十年的歷史。前十多年,都秉持著即使過敏也要抱的觀念,並且把這樣的想法當成一種驕傲,彷彿如此,自己便帶有「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勇氣,此種熱情沒來由地燃燒了十多年,現在想想,實在莫名。

我的過敏是很嚴重的,若接觸得多了,不只身上起疹,眼睛腫癢,鼻涕眼淚交織,甚而會呼吸困難──就好像床是一個空間轉移的道具,一躺下便到了西藏(儘管我沒去過),空氣瞬間被抽去一半,你拚命呼吸,只吸出一陣陣的岔音;並且你知道,這不是溺水似的或者被救或者死,這般簡單乾脆,而是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失去意識。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校對的關係,重看了棟樑老師〈抒情主義與現代《楚辭》研究──梁啟超、梁宗岱與李長之〉一文(收錄於《人文中國學報》第22期,以及即將出版的《古典詩學的現代觀照》論文集中,有興趣者歡迎查找),文章內容談民國時期三種閱讀《楚辭》的抒情批評方式,三人之中,梁宗岱對當時索求屈原其人、其作真偽的情況感到反感,他認為那些人其中一個根據,是「某篇底風格或結構和其餘的不同或某幾篇太歧異,决不能出自一個作家底手」的「風格決定論」,反駁道:「我們只要稍加思索,便會知道全建立在這默契的臆斷上:藝術底創造既完全受外力支配,心靈底活動也只是單方面的。依照這臆斷,一個作家心情底動態,思想技巧底進展,完全是直線的:沒有紆迴,沒有起伏,沒有躊躇,更別說紛亂和變化,矛盾和衝突了。」也就是說,他反對這種「默契的臆斷」,相信一個作家心情的動態是起伏、甚至時有矛盾的,故不能以作品的風格或內容不同便肯定非同一人作。

  然而,李長之卻認為梁宗岱寫《屈原》大多很好,但在辨偽方面太含糊,將那些「鐵案如山」的偽作亦視為真實。所謂「鐵案如山」,他的依據仍然是文章的風格、內容、精神等,例如〈惜往日〉他覺得必定不是屈原作,因為「十分卑怯」;〈漁父〉也不是,因為表現的是圓滑的老莊精神;〈大招〉也不是,因為屈原要死,〈大招〉要活,而且〈大招〉太過樂觀美感,幾近歌功頌德等等。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好的學術論文有四種,一種是無意義,比如你寫一個人盡皆知的常識:太陽下山天就黑了(范最愛用的例子XD),或者寫個了無新意,許多人都已寫過的題目,這種可稱為重複勞作的浪費。第二種是不夠深入,停留在描述層面而缺乏問題意識,比如我自己在新加坡交流會上那篇文章,就只能算是一種傳記詞的「介紹」,而未能進一步探討裡面可能包含的種種問題。這兩種情況都是本科生作業中很常見的,所以過往看大家很怕評論時被問問題,我都很想告訴他們,有時有問題可問才是好事,因為像這兩種狀況,很容易就寫得毫無問題,卻讓人看過就忘了。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

  觀察了好幾天的文章與留言,從一開始的情緒激動到現在,我發現我又回到了一直無法解決的焦慮之中,就是兩種立場的人為何沒有溝通的可能。這有許多個原因,最容易想到的便是,兩方都有太多攻擊性的語言;再者,就是大家都認為自己的思考是對的。

文章標籤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多有人將古義新解,以新世代的白話、生活化的方式解構傳統文化或文學,例如祁立峰學長的「讀古文撞到鄉民」專欄,或者前兩天葉丙成先生提出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王之渙〈登鸛雀樓〉的超簡單白話譯法,讓這些我們從小到大背慣的詩作看來真似充滿玻璃心的廢文。當然,祁立峰的作法是一種平民取向,讓更多人了解古典、感到親切,葉丙成則是以一種戲謔的角度,像谷阿默那樣刻意跳過藝術中的精髓,只求「知道」那個作品在講什麼,而不求「欣賞」,所以終歸只是搞笑。只是,後者做法也許會引起更多不了解的人輕視古典文學,所以初看雖覺幽默,但面對喜歡的作品遭受這樣的「糟蹋」,其實也是頗為難過。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facebook.com/bbctrad/posts/1196386137044721

《人民日報》轉述台灣文學家余光中之前接受台媒採訪的講話,稱大陸教科書比台灣開放。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 right is not what someone gives you, it's what no one can take away from you.
--Ramsey Clark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Nov 29 Sat 2014 11:22
  • 選戰

  對於台北市長選舉毫無懸念,我想除非昨天再來顆子彈,不然連勝文鐵定掰了吧。很久以前去大澳的那次行山,大陸人屈師兄就已經關心這件事,曾用懷疑的語氣問我:柯文哲沒經驗,行嗎?那時我回他,誰知道呢,不過我想台北市民會願意給他機會。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命名  

  從日本回來以後,得知港人亦有佔領立會行動,然而媒體的報導甚少,就連臉書上的民眾發聲亦不多,得自己想辦法挖掘才能比較了解發生什麼事,不似之前太陽花時遍地是資訊,想不看都很難。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22 Thu 2014 16:27
  • 死刑

  2011年7月22日,挪威首都奧斯陸發生了爆炸案,和于托亞(Utøya)小島槍擊事件(通稱722事件),奪走77條生命和數百名年輕人未來的布雷維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曾在一篇萬言宣言中,表示「希望挪威恢復死刑」。(參方潔:〈他奪走我們最美的玫瑰,可是帶不走一整個春天〉)

  2014年5月21日,台北捷運上發生殺人案,造成4死2X傷,兇手鄭捷說,殺人是為了被判死刑。(見自三立新聞的報導)

文章標籤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因為石虎的關係,蘋果日報報導一位保護人士李璟泓引用《怪醫黑傑克》中〈手術的順序〉這一回故事,裡面講到黑傑克先救西表貓,再救嬰兒,最後才救議員,而最後提出的理由是「生存在西表島的西表貓只剩下100隻了,但是像他這樣的議員卻有這麼多!」對照而今的石虎處境,確實令人心有戚戚焉。

  我很感興趣,於是去網路上搜尋,意外找到粵語版的影片,而且沒有字幕,順便練廣東話聽力XD發現自己用聽的大概懂七成...好離題了。看完以後我也想宣傳,但想到漫畫的宣傳效果畢竟比動畫好(較不佔時間),於是就去找在線觀看的漫畫論壇,不過也許是因為年代較久遠的關係,大多論壇都搜不到,後來在漫畫屋找到,之前有人說在第22卷,有人說在第242回,但點22卷沒看到,於是一卷一卷點,最後在第16卷終於找到了(以下截圖,如有版權問題還請告知),還發現跟動畫版有些許不同,例如動畫版中黑傑克與珮珮一起去,而漫畫版只有黑傑克一人;動畫版中是因西表貓飛撲船長造成船的動盪,而使貓、嬰兒與議員受傷,漫畫版中則是貓咬傷嬰兒,盜獵者開槍打傷牠跟議員;動畫版中嬰兒跟議員的治療費都是一千萬,漫畫版中則是嬰兒三千萬,議員一千萬(顯示難度差別);動畫版中西表貓剩一百隻,漫畫版中則剩四十隻而已,更顯珍貴。另外還有一些很小地方的差異例如動畫版中多了嬰兒媽媽在法庭向黑傑克道謝的橋段,以及珮珮放生貓的橋段等等。從李璟泓引用時提到的西表貓是一百隻,可知他看的是動畫版。

文章標籤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社會瘋了。

  這次「路過中正一分局」行動我實在不太想講話,因為我發現大家喊著一碼歸一碼,最後還是跟太陽花混在一起講,覺得學運是暴民的,現在就更加深「暴民」的印象;覺得學運正當的,反過來批評大家切割、牆頭草。我發現,過去講到嘴角生沫,立場定了的人就是定了,什麼都聽不進去,這次事件真的是一次現形記,讓兩邊乍看之下稍微消彌界線的對立再次現形,白衣找到機會反擊,於是黑衣更努力捍衛立場,就是這樣而已,什麼道理都是假的。那為什麼我現在還是要出來發廢文,其實只是不想讓人以為我也陷入沉默螺旋裡面罷了。

文章標籤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早上看到胡慕情一篇文章,名為〈島嶼畸人〉,乍看之下很理性地反思此次學運,可是仔細觀看以後便知道他仍有太多外界習於指稱的誤解,例如他提到「整場運動以反服貿為名而起,佔領者宣稱,簽訂服貿,只有全然的弊端。」但事實上黃國昌老師多次提到此次運動主要是反黑箱,抗爭者更從來沒有說簽服貿只有全然的弊端,而是主張更審慎檢視,並且納入立法的正當程序;再者,他之後又回到國、民兩黨鬥爭的脈絡中去,也讓人覺得厭倦。最後他提到林飛帆希望星期四退場時,外界民眾能「迎接」他們走出立法院,而他認為「迎接二字讓人毛骨悚然」,於是點出民粹的菁英運動是危險的,以及自以為擁抱真理的人可能是個畸人。

文章標籤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常感謝朋友這幾天來理性且持續地與我辯論,讓我冷靜許多。透過跟他的一來一往,我也察覺到自己許多知識上的不足,有時候為了捍衛立場,其實也知道自己的言論是站不住腳的XD但同樣的,他也有許多迴避我問題的地方。不過我也早已了解到,本來就沒有人能夠全懂,因為服貿議題牽涉如此之廣,而且每個專業都得同時看正反方言論才不會被片面引導,根本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事。

文章標籤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服貿議題引起許多討論事項,其中一個與議題本身較無直接相關的是臉書刪友話題。許多人會覺得這種情形很不可理喻,問說:有這麼嚴重嗎?或說:會刪朋友的一定不是真朋友。那麼,我們便從這兩層面去尋找「為什麼」。

  一、有這麼嚴重嗎?

文章標籤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考:國中老師兼深藍子女參戰策略與心得

  我家也是深藍,2004總統大選我高一,還幼稚地跟班上同學分邊,後來看到陳水扁槍擊案先是錯愕,後來相信陰謀論而跟家人在家裡大罵。2008年馬英九當選全家歡騰,之後開始動搖,我哥說那只是因為馬英九私底下有做事我沒看到。2012年我動搖得很厲害想投綠黨(非民進黨,謝謝),可是一看到家人的臉,就覺得不忍心背叛,終究還是成為被罵到臭頭的689之一,但後來,我真的打從心底覺得自己背叛了整個國家。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考文章:專家評析:香港已死,台灣加油!

      雖然對於「資深評論人」這樣的頭銜很感冒,不過香港確實是這樣。我真心不懂,明明有這許多前車之鑑擺著,大家依然樂觀地相信政府說的「要走出去只有這個辦法」,樂觀地相信這叫做「競爭」,將反對者視為恐中的傻子、瘋子。對啊,我毫不諱言自己恐中,因為看了太多,深恐不敏感、神經質一點,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台灣被吞掉而無能為力,可是不管我怎麼說破嘴皮,總有人很「理性」地將它視為經濟問題,因為他們樂觀地想著,我們跟香港不一樣,香港本就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台灣不是。殊不知在中共眼中,香港跟台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所謂台灣擁有主權,是台灣人的想法,但其實香港人的想法也多數不贊同中共統治。可以說個從大陸同學那聽來的故事,她說上課時,老師問下面的同學:「誰是廣東人?」沒人舉手;老師愣了一下說:「那你們是什麼人?喔,香港人?」大家才紛紛舉手。這還是回歸以後,前兩天發生的事,你們真的覺得香港跟台灣不一樣?他們只是因為歷史背景關係,選擇的機會又更少罷了,現在無奈地以自身經歷展示給我們看,我們卻還在這裡自欺欺人。

文章標籤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覺得當總統實在很可憐,講錯一句話可以被媒體笑一個禮拜,其實像這樣的常識性錯誤固然愚蠢,但所謂的「常識」,真的有人敢說自己全部都懂嗎?真的有人敢說自己沒在日常生活中搞錯什麼大家都應該知道的事,而惹出笑話嗎?

  就因為他的身分是總統,本來一言一行就會被放大,此其一;又因他是總統,代表的是整個台灣,承受更多期待,所以發生這樣低級的錯誤格外令人無法忍受,此其二。不過這樣的蠢事笑幾聲也就夠了吧!本來嘛,術業有專攻,如果今天討論的是法律或政治,他說錯了什麼話,那麼被點出來大書特書、認真檢討絕沒問題;而今的窮追猛打,感覺就好像台灣民眾們平常對專業議題難以置喙,好不容易逮到機會證明自己了解,便迫不及待地參與以彰顯自身的優越──「我的常識比總統還好」,這的確是個難得的、提升自我優越感的大好機會。

文章標籤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