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好的學術論文有四種,一種是無意義,比如你寫一個人盡皆知的常識:太陽下山天就黑了(范最愛用的例子XD),或者寫個了無新意,許多人都已寫過的題目,這種可稱為重複勞作的浪費。第二種是不夠深入,停留在描述層面而缺乏問題意識,比如我自己在新加坡交流會上那篇文章,就只能算是一種傳記詞的「介紹」,而未能進一步探討裡面可能包含的種種問題。這兩種情況都是本科生作業中很常見的,所以過往看大家很怕評論時被問問題,我都很想告訴他們,有時有問題可問才是好事,因為像這兩種狀況,很容易就寫得毫無問題,卻讓人看過就忘了。
 
真要比起來,第二種又比第一種好些。因為所謂的描述、介紹,其實是知識的起點,任何研究必得先經過整理、分類,進而闡釋,才能從紛雜的材料中取得自己深入的基礎,尤其如果是一個尚無人碰觸的領域,那麼光是描述和介紹,便也具有相當大的價值。
 
第三種是知識性錯誤的硬傷,不過大多數人的文章中頂多是幾個小地方有誤,較少全篇命題、結論皆錯者,而且也較容易發現。個人認為最可怕的是第四種,便是概念不清、邏輯跳躍,它的可怕之處在於,這種文章常常會用看起來很漂亮的理論外殼包裝,而將許多人蒙混過去,實則裡面可能充滿錯解或錯用,自己還渾然不覺沾沾自喜。每次看到這種文章我都特別生氣,也許因為前兩種畢竟有下些功夫,而此種往往是投機取巧、東拼西湊,偏偏又會有許多人買單稱好,因此帶來的不是單純對於此篇文章的不滿,而是一種,覺得這樣的人也能當學者,進而對整個學術界一起失望的情緒。
 
早就知道,人文研究難以有什麼「唯一正確」的詮釋,但仍是要建基在合理之上,再從那許多種的合理之中尋找更為深刻的,「較好的解釋」,因此作為第一層把關,需要特別依賴詮釋中的語言真理(logos),把握文章自我的內在實在。當這最基本的語言、概念方面都未能把握好時,又要怎麼說服別人接受你想要表達的主旨?偏偏,現在許多人都站在第二關去爭辯誰是「較好的」,其實很多時候只是立場問題;反而對於第一關的缺失卻看不出,還稱讚這種寫法「像個學術論文」,這是什麼本末倒置的學術亂象?
 
不過,人微言輕本身就是一種罪,再怎麼討厭現在的學術圈,還是只能加入機制之中投期刊,不然也只會被當成自我膨脹的傲慢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wa0614 的頭像
    swa0614

    Someone Like You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