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有沒有對不起年青人這話題吵得沸沸揚揚,我想起我很喜歡的「清官之害有時大過貪官」這個說法,提出此論當然不是要提倡做貪官,也不是想為貪官除罪,而是因為貪官或許只貪小利,而清官卻可能因為自身的「正義」支持,而苛於對民乃至酷。這樣的說法在明清之際非常熱門,須得再次強調,不是要表達貪官比清官好的意思,而是他們在經歷了現實的體驗與劇變之後,站在一種極端的角度提出的悖論式思考,他們注意到的,乃是一種隱微的人性,便是一個擁有良好品德的人,因為自己是對的便理直氣壯,而無法察覺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跟自己不一樣,乃至冷酷無情,毫無同理心。這也許也是為什麼古龍筆下的主角常常是酒嫖賭樣樣精通,因為古龍不想寫金庸那樣的完美主角,他所嚮往的人格,乃是自身能力卓絕,卻與市井小民生活在一起,解決許多不公義。
說了這麼多,這跟我開頭提到的「國家有沒有對不起年青人」有什麼關係?我不是社會學家或經濟學家,難以對這議題大放厥詞,我只是看到〈羅賓漢悖論:國家到底有沒有對不起年輕人?〉這篇文章後,為下面的留言而感觸。有個網民用「沒人欠你什麼」的id留言,所持看來就是柏姓部落客的觀點,認為只要努力就能過得好,那些抱怨的人都只是不努力。他的「努力」、他的「知足」、他的「公平」有錯嗎?沒有任何錯,而且是值得讚揚的好品德,問題是,他就跟那些清官一樣,自己站得住腳了,就嚴以待人,一心想著「我做得到,別人憑什麼做不到?」憑藉一個「努力」的價值觀以為可以適用於所有行業、世界的每個角落。我們仔細看他的言論,會驚訝於他如此天真: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看到馮光遠宣布選台北市長的文章,標題是「我,馮光遠,今天出櫃」,那時便在想,這到底算什麼出櫃,而羅毓嘉身為為同志族群發聲的領頭羊之一,也一如以往細膩地察覺這個問題,並大快人心地反擊。
馮文:http://whiteeyeishere.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17.html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堂裡除了還要上班的保安、清潔人員外,幾乎看不到學生的身影,只有門外幾個外國人賺到了一個假期,正興沖沖規劃要去哪裡玩樂。
自從除夕不再去大伯家聊天、打牌,也厭倦了各台的特別節目後,就很難守歲了。喧囂之後的夜彷彿格外漫長,竟找不到東西填滿,於是在十二點多家裡往往便拉上夜幕,用闃黑映照其他戶的燈火。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香港前在中研院工作了一年,由於跟隨的老師研究明清傳教士,於是接觸了許多基督教的問題,甚至幾乎讀完整本《聖經》。當然,我沒有像虔誠基督徒那般把各 個章節背得很熟,隨時能引經據典出口成章;也不像專業的基督教學者,能夠講出其中深刻的義理,我就是個異教徒兼一般讀者,為《舊約》中教徒殉教的精神震 驚,為《新約》中耶穌大愛的精神感動。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認為世上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所以對於正義的旗號總不敢輕許,害怕自己在不理性的激情下,會否 也反過來成為壓迫者。不過當一件事情經過重重爭辯,都找不出任何反對的理由,那麼我終於敢於相信婚姻平權是越辯越明的真理,終於可以肯定地相信自己的信 念,沒有任何神諭,沒有任何組織壓力,只因它是絕對的「是」。
其實有許多人反對都是情緒上的討厭,也許因從小到大錯誤的教育使然,這本來也不是件罪大惡極的事。有些人在接觸、理解過後能夠扭轉從前的觀念,那麼 他同樣是個偉大的人;有些人就是一輩子討厭,改不過來,也無可厚非,反正對方也不稀罕他們的喜歡。可是拜託不要假尊重為名,以下一代為藉口,以「我也有很 多同志朋友」為擋箭牌,披著大愛的外衣,卻用著許多完全不通的邏輯活在自己的世界,甚至展開壓迫、汙名化,踐踏別人應有的權利。說真的,那麼寧願你老實說 討厭,也好過這樣的尊重,尊重這個詞已被濫用得令人想哭泣。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hkcc&d=2013-11-10&m=episode
在〈Kindness of Strangers〉這篇曾提過,粵語老師推薦我一個網站,裡面有許多探討社會議題的短片,讓我上去看看,練習聽力,並且簡述內容、說說自己的心得,練習 口說。上禮拜的作業我選了「古洞不息」這個短片,講因新界東北的發展計畫,香港僅存的兩間醬園和鋸木廠被迫搬遷,老闆與員工都不知如何是好,那時我便想到 苗栗張藥房;本週新的影片叫「重建輓歌」,講觀塘地區的重建計畫,也勒令居民搬遷,大多居民紛紛遷走,但仍有少部分商家與住戶因政府的賠償與安置不合理而 不願接受,因而遭致強拆,與文林苑或張藥房的情況又更相似。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常覺得詩有三種(不論古詩或新詩),一種寫得詞藻華麗,一種寫得深情動人,一種寫得饒富新意,當然這三者不是截然劃分,只是偏重而言,有些能兼擅的自然更是上上之作。
寫得美的,需要對文字的掌握力;寫得深的,需要對情感的敏銳度;寫得新的,需要有過人的創意。三者沒有好壞之別,不過就我個人而言,尤其喜歡後二者。下面我想講的一首七言絕句,便是語言直白但深刻有新意者。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我難過〉因林宥嘉的演唱重新翻紅,而我在找陳昊宇片段的時候無意間找到這個,原來她也唱過啊XD不過穿這件衣服怎麼手臂看起來有點粗(囧)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常對身邊朋友的擇善 固執感到欽佩,欽佩他們能自信地往前走,願意主動將時間、精力投入在他們認為對的事。事實上我也知道,這個社會上其實許多人將他們視為社會亂源,對他們的 抗爭感到厭倦,那些人只想過平凡的日子,儘管現實是日子越來越難過,只要忍得住,不嚴重危害己身,便寧願粉飾太平;尤其是有助於自己利益或者「社會進步」 的,那麼就算會犧牲少數人他們也不在乎,對他們來說,少數人就是該為多數人犧牲。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