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當我還是新生的時候沒收到迎新的信;一年後,我已經當師姐了,反而收到了,真是一件荒謬的事。

  之所以如此其實很簡單,就因為我是國學院的學生而不是中文系,所以一開始系秘書不小心漏了我的e-mail,過了一年,雖然國學院與中文系之間的糾葛依然未能劃清,至少經過我們這一屆的「實驗」,還是確立了我們掛著國學院之名,受其金援,實際上課、行政等事務則共用中文系的資源這樣一個方式。不過這樣一件小事,在當初得知自己被遺漏時,那種被棄感在玻璃心中萌芽而生,耿耿於懷許久,偏偏那時又是剛失戀之時,連找個傾訴的對象都不可得,更加抑鬱難受。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每當我產生這樣的被棄感時,處理方式便是逃走,例如我感受到你的忽視,說著賭氣的話;例如我感受到他的敷衍,於是拒人於千里(不是說不提了嗎XDDD恐怕是生活太貧乏,總是只有這兩個人可以拿來當例子)。其實每當這個時候,都是最渴望被哄、被安慰的時候,自以為別人能夠不被刺傷,理解自己的脆弱,結果是沒有人有耐心被刺還靠近,所有人都受不了而離去。

  會賭氣的人都是犯賤的人,你也是,他也是,偏偏越是同一類人,越無法忍受別人當個刺蝟挑戰自己,最該理解這種心理的人,卻是最無法同理的人,這又是一件多麼弔詭的事。

=====

  在政大上課時認識一位馬來西亞的學姊,後來她到香港中文大學讀書,這次我來香港,她照顧我許多,也是最常主動約我的一個朋友。我常常在想,像我這樣不主動努力接近別人的人,甚至有時候還很機掰的拒絕,為什麼她還是毫不在意地常常約我,像是買了什麼兩人食物券找我分享,或者去找朋友順路跟我見面,又或者找我去她宿舍一起煮東西吃等等。從她的言談中,我知道雖然她也很常宅在宿舍久久才出一次門,但她很喜歡認識新朋友,也有很多感情很好的朋友,其實理不理我,對她來說真的沒什麼影響,但她始終沒有放棄我。

  我後來也明白了,越是想得到回報的人只會越折磨自己,不管是愛情還友情。我愛誰,就想要他也像我愛他一樣愛我;我對誰好,就理所當然覺得對方也該付出些努力對自己好,到最後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成為個天秤,量化彼此之間的感情,又因個人的標準不同而產生落差,然後覺得對方辜負了自己。而且往往越在意、越依賴的人,這樣的情緒更會特別放大,卻忘了所謂愛情或友情的本質,本不該存在任何的錙銖必較。

  只可惜道理雖懂,卻不一定做得到,一個心思細膩的人注定容易鑽牛角尖、小家子氣,永遠也無法說放就放,想開朗就開朗。所以我總是特別喜歡豪放詞,也特別喜歡武俠小說中那種不拘一格心胸開闊的角色,只因那是自己身上缺少的性格。一次跟同學聊天聊到她室友參加夏令營時被政大傳院的一個男生追走,我說我從新聞系畢業很久,現在已經沒認識的人,她問那中文系呢,我說大概也不認識了,她說因為我都不參加活動嗎,我心想,果然我在現今同學的心中便是那種在系上低調、邊緣的人吧,她肯定不會相信,我在新聞系時參加過迎新宿營、文化盃、新聞營、女籃、系運、卡拉ok大賽,帶過大學報、辦過大傳盃等等,一點都稱不上是低調邊緣的人物。就算在中文所沒什麼事,也在開會時擔任議事組長,參加了女籃,所上活動幾乎都出席。儘管如此,在政大中文所時便曾有同學察覺我跟人總是保持距離,剛剛提到那個學姊也說感覺我是個獨來獨往的人,原來,不管我再怎麼積極參與,大家還是能一眼洞穿我心中的冷吧。只有某人,是讓我放下戒心,完全信任、展露自己所有的唯一一個,但他最終也丟下我了。

  所以而今我乾脆順應大家感受到的疏離,只要跟所有人都保持距離,就不會糾結於人性的迴圈,不要跟任何人靠近,就不會發現他的虛偽與自私,也不會看見自己的偏激與自私,這又何嘗不是解決鑽牛角尖的方式。這樣的逃跑多麼懦弱,可我找不到其他條路。

=====

  上次在kubrick,我終於買了邱妙津的《蒙馬特遺書》,明明在香港買台灣書比台灣貴很多,何況是這種非急用的,像個傻子。不過我平常也夠省了,偶爾傻幾次又有何妨。

  曾看到有人說,內心不夠堅強的人看邱妙津的書,可能會自毀的。這一年多來我跌跌撞撞,自毀的念頭不知多少次,也許正因太過熟悉而不害怕,或者意識到自己已能夠承受這樣的拉扯,終究還是買下了它。花了一個下午看完,最初才看沒幾行便開始流淚,到後來,很想要每篇都抄下來或打下來,寄給你,告訴你我想說的話他都幫我說了,你懂不懂?你懂不懂?

  但其實我也知道,他跟我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我們的共通點在內心那最幽微又不堪的情思,不同點在呈現出來的行為。你不像絮一樣背叛我,可又像絮一樣以忽視我來報復我的索求;我同於他內心的激烈,卻不同於他對外在世界依舊保有的熱情與自信,能夠欣賞某個老師便大方地親親他臉頰,能夠毫不心虛地指責絮的錯誤,不像我總是陷在自己對自己的道德潔癖之中,一邊恨你又一邊幫你說話,一邊恨你又一邊知道是自己的錯誤,而無法解脫。所以我是羨慕的,對於他那樣全然地發洩,甚至到最後激烈地死去,不像我,不管進或退,都是懦弱。

  在最後一篇臉書動態中,我說我數過了三個月、半年、一年,接下來是否要繼續數到第15個月──也就是我們在一起兩年半的一半日子──而今這天也輕輕地到了。人家都說快樂的時光特別短暫,可不知為何,我總覺得那兩年半時間很長很長,這15個月很短很短,也許因為跟你在一起的時間,我在不知不覺中延長到了想像中的一輩子,總是努力記住你的每個小動作與每件小事,在腦中播放時就好像慢動作一樣,不停地重複輪迴。而我自己一個人活過來的時光,則是日復一日地做著差不多的事,不知為何天便亮了,不知為何天便黑了,不知為何,便在掙扎之中熬到了現在。我知道不管再過多久,這些事還是會像昨天才發生一樣,去你家玩時我們三個人睡一張床,你偷偷地抱了我;我在用電腦時你坐在我腿上不讓我用;睡覺時你的腿總是勾著我的腿;一起去雲林時你寄了張明信片回到我們的家給我;陪你看書時你無聊畫了張紙,畫了個愛心;我們視訊沒話聊,只是單純地開著畫面,我看著你做自己的事一邊傻笑,你罵我白癡;向來討厭在外面牽手勾手或抱我的你,分手前幾個月難得在機車後座主動環我的腰......我記得的都是這些對你來說輕而易舉的小事,你卻總以為我要限制你的自由,總不知道,我要的不過這麼少。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數過了15個月,數不到盡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