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於堺雅人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半澤直樹》中「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那副狠樣,雖然,其實我根本沒看過這部劇,不過在網路資訊的轟炸下,那幾張劇照從此直覺地與這個名字相連,貼好標籤。後來無意間看到《Dr.倫太郎》的消息,海報上的堺雅人疊腳端坐,一襲白袍,一抹微笑,沒有一絲戾氣,我才發現原來他有著一雙笑笑眼,新月的形狀蘊藏太陽的溫度,圖像隨即在腦中更新,彷彿這是一個自己從未謀面的新演員。

4  

其實也是的,嚴格說來,這部劇確實是我跟他的初次相會。我點開第一集,他的身形比我想像中還矮小,眼角魚尾紋也靈活地跳動著,帶動每次微笑時的下彎。我知道之後我將不停看見這個眼神,因為他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帶給別人溫暖與療癒的心理醫生。

  一

這是一個聖光人物的故事,儘管劇中主角倫太郎也有抱怨、發洩情緒的時候,不過大多數時間還是讓人覺得太過夢幻,有時你幾乎會被洗腦,以為心理醫生就是全世界最溫柔的人了。就好像第一集初的一個意外事件中,倫太郎路過看到有人要跳樓,便上到樓頂與那名女子聊天,沒有開導,沒有要對方努力活下去,只是請他喝杯茶,甚至說可以跟他一起跳下去。最後那女子真的抱著他一躍而下,當然,下方已備好氣墊,不過倫太郎說會陪著她的承諾,畢竟不是一時的敷衍與哄騙而已,而真正讓女子封閉的心稍稍融化,也讓觀眾見識到了,這樣一個角色怎麼拯救社會上的迷途羔羊。

2    

整部劇一共十集,包含了幾個案例,除了那名女子外,還有不堪忍受記者壓力的政府發言人,有妄想症的作家,罹患賭博成癮症的女子,渴望被愛的芭蕾舞者,自閉症的助手兒子,夢遊症的警察,因為過去心結造成心因性眼睛退化的外科醫生同事等等,而在這幾個衛星事件以外,其中最麻煩也最主要的一條線則是一名人格分裂的藝妓,從第一集相遇到最後一集離開,期間是一次次靠近與被排拒的反覆,作為觀眾有時會感到不耐,可這大概就是最真實的情況吧,心理治療本該是漫長的過程,從來沒有一蹴可幾的捷徑,作為戲劇看來拖沓,可卻非得如此,方能讓我們感受到解開心結的困難,與心理醫生付出的耐心。

1

倫太郎的治療方法其實很簡單:同理。這個概念講起來很俗濫,大家都明白,演起來也很容易,第一集跳樓的片段可以說道盡其內涵,不過這也是心理醫生最難做到的功課。劇中安排了另一個跟倫太郎相對的角色,是同屬精神科的主任醫師宮川,他的治療方法跟倫太郎截然不同,乃是運用儀器分析,從病理角度觀測病人之症狀,接著再對症下藥。他總是質疑倫太郎的共情治療費時,甚至因為跟病人接觸太深而可能有被他們言語誤導之嫌;倫太郎則認為他的治療方式完全將病人隔絕在外,從不聽他們真正的內心需求,無法治癒病根。兩者針鋒相對的情況在芭蕾舞者這個案例中分出了高下,芭蕾舞者因為丈夫早逝的關係開始抑鬱,進而影響其舞蹈表現,後來在找宮川治療的過程中發生移情作用,希望宮川能夠多關心她,然而宮川冷漠的診斷令她感覺被羞辱,因此藉一次假裝跌倒讓宮川扶起的機會指控其性騷擾,之後是倫太郎找出其心結所在,進而讓她得到心理上的解脫。

5

在實際的精神科學領域裡,究竟孰優孰劣,我不是專業,實難判斷,不過就一個外行的觀眾來看,倫太郎的方式無疑更能打動人心,而這也是這部劇想要傳達的價值觀,只是他確實太過夢幻,而我太黑暗,我一邊看著他的溫暖,總是一邊想起柯裕棻的〈午安憂鬱〉,裡面提到主角「我」讀博士班之時曾經尋求心理諮商,在幾次談話後,諮商師一如往常問她最近如何:

我想了想,說:「其實我不需要有人聽我抱怨,我比較想知道的是,你如何能夠每天下午進到這個辦公室來,坐在那裡五個小時,聽我們這些學生抱怨瑣事呢?你日復一日在這個陰暗的小房間裡聽他人的困擾,這個工作使你疲憊嗎?你是否曾經厭倦過我們並且希望我們全部下地獄去嗎?你從不會想要站起來對我尖叫並且叫我滾出去嗎?你如何看起來平靜如此?我不想再說自己的困擾了,我想知道你如何解決你的困擾。我看得出來,你自己過得並不好。你的狀況比我還糟,不是嗎?」

故事接著發展下去,「我」突然反客為主,從一個病人變成一種平等的審視者:

我後來又去了幾次。諮詢師回復了以「我們」為主詞的講話方式。但是我顯然已經不是一個理想的病人了,我突然看得非常清楚,他是一個脆弱而敏感的傢伙,他受困的狀態比我更糟,他的空洞和寂寥比我更嚴重,他的問題相當棘手,他是一個行將溺斃的人,可是沒有人會救他,因為救生員就是他自己。那觀音在牆上垂視我們,我們。他說「我們」,是完全正確的文法。

正如「我」與諮商師本人自己都同意的,「這職業處理的是人的孤寂」,從此以後我對心理醫生或者心理諮商師的印象也就因這篇文章而定了調。事實上在這部劇中,倫太郎也是個擁有心理創傷的人,小時候因為媽媽有憂鬱症,他卻不懂體諒,只是一味要媽媽加油,結果有天媽媽自殺了,從此倫太郎便覺得媽媽的死是他的責任,只是他將這股內疚轉化為幫助人的動力,成為一個心理醫生。小說如此,戲劇如此,體裁不同,作者不同,自有不同的觀察角度與取向,而文字的冷峻與影像的溫暖,也許反而是很好的相輔相成。

6  

也是因為自己這個經驗,倫太郎鼓吹「不要努力」哲學。其實任何人都知道要努力,可是真的會求助的人往往都是實在無法努力了,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如果再叫他加油,也許只是讓他崩潰而走上極端,所以倫太郎常常是讓病患們「累了就休息」。前幾天看到謝文瑄的上課筆記提到了這一點,近年來也看到越來越多這樣的宣導,只是處在這個速食社會,大多人對於憂鬱者沒有耐心,「加油」總還是最方便、也是他們以為自己可以給予的誠意;這也就罷了,有更多的人是直覺憂鬱者很煩,或者劈頭批評自殺多麼自私云云,整個社會環境如此不友善,更加彰顯了同理的難。

  二

作為一部日劇,當然不免俗地會有愛情的元素,那位跟倫太郎有著若有似無情愫的女主角,便是前面提過的藝妓夢乃。初登場時,夢乃以一張現實、勢利的面目出現,原本並不在意倫太郎,後來因為聽到倫太郎有可能升任教授而態度大轉,企圖從他身上得到更多的利益。然而,倫太郎卻觀察到了夢乃背後的另一面,發現她還有另一原始人格「明良」的存在,明良的軟弱內向與夢乃的奔放外向形成強烈的對比,倫太郎想要治好她,在幾次看似接近明良之時,又因夢乃的自我保護意識將其阻擋在外,甚而差點被騙錢、被毀壞名譽,仍是秉持其想要治好她的初衷,最後終於突破心防,讓夢乃人格與明良逐漸合一。

1  

在這曲折的過程中,除了明良本身症狀的棘手,倫太郎尚要面對其他人的眼光。早在第一集,透過上課的橋段,倫太郎便講解了在心理治療中跟病人發生感情的可能。前面提到芭蕾舞者對宮川教授的移情,就是很常見的一種狀況,不過更為麻煩的是「逆移情」,也就是心理醫生也喜歡上病患,在課堂上,倫太郎輕鬆地回答學生:如果真的如此,那麼便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病患,跟他結為連理吧!但當然,他還是補充了一句,就職業道德而言其實這是不被允許的。也正正因此,當身邊親朋好友發現他對明良如此執著之時,都紛紛認為他產生了「逆移情」,並要他小心、保持距離,不過倫太郎並不這麼認為,他對自己的心理諮商朋友──一位因故離開大學醫院的學長荒木分析時講到了戀愛與共情的區別:

倫太郎:前輩你怎麼看戀愛和共情的區別?
荒木:戀愛和共情?
倫太郎:是的。
荒木:是啊。總之共情只到握手為止,抱上去了就是戀愛了。
倫太郎;同感。抱在一起的話就看不到對方的臉。降低對方感受的順位,優先自己的感情的叫戀愛,面對面進行心靈溝通的叫共情,而我希望和她的心靈共情,為她診療,要是戀愛了,可就治不好她了。

2  

我突然想到了自己跟A的關係。最初跟她幾個月的聊天裡,其實她對我來說就像是心理醫生一樣,儘管她可能從沒想過治療我,而只是出於自己對我的興趣,可是我確實被療癒了。後來我開始想靠近,也許也是一種移情作用,而我終究是自私,因為這股被關愛的熱情而想要更多,卻從來沒先好好看看她,還總因為她有時的不理解自己而難過。優先自己感情的叫戀愛,我這樣自私的愛,妳是否願意接受?

雖然倫太郎講得自信,可是因為他跟夢乃接吻的那幕被拍了下來,因而引起一陣風波,而掀起這風波的正是夢乃本人。為了不讓明良再受傷害,夢乃想將試圖靠近的倫太郎趕跑,因而藉由這張照片控訴倫太郎違反職業道德,但倫太郎選擇了概括承受,沒有出面戳破夢乃的謊,這一瞬間明良回來了,她終於相信倫太郎是真心要陪著自己,不讓自己一個人,因而也再不需要夢乃的保護了。倫太郎至此,也發現自己或許真是喜歡上明良,最後開口向明良求婚。

7

如果你以為故事至此圓滿結局,那也錯了,因為明良拒絕了倫太郎的求婚。她知道有太多病患需要倫太郎這樣的心理醫生,不應該只讓自己佔有,所以決定離開。在新的一堂課裡,倫太郎不再說戀愛如同暫時性的精神疾病,而認為要救助他人、治癒他人,都需要靠愛,他這個心理醫生,最後被自己的經驗上了一課。

  三

整體而言,其實這部劇不能算很好看,因為調性關係,沒有太多高潮起伏的情節,而步調較慢,偏於鬆散,不過裡面許多句子都讓人很有感觸,尤其是倫太郎每次引用那不知名的「喜劇演員」說的話,往往充滿哲理。後來在網路上查了一下,原來這個喜劇演員指的是塔摩利,裡面我比較喜歡的幾句包括第一話的「雖然我喜歡名言,但是我討厭說名言的人」(結果他是否想的到,自己也成了說名言的人呢XD)、第二話的「戀愛是邁向變態的第一步」、「人生即是妄想,我們都是妄想族」等等。倫太郎自道,自己深陷害死母親的自責之時,正是那位喜劇演員救了他,讓他重新對人生燃起希望,想要帶給別人快樂,只是自己實在沒有演喜劇的天分,所以做了心理醫生。是啊,是啊,那些隱藏自己痛苦,將歡笑帶給別人的人;那些冷眼旁觀世情黑暗,以幽默的方式調侃消解的人,其實最容易接觸到人生的本質,因為看得透,所以能夠轉化,因為知道人生的虛妄,所以能夠以玩世的態度應對。宮川教授某次聽到倫太郎再次引用喜劇演員之話時,輕蔑地說:「從這就能看出你的層次」,無疑也是對那些看來正經、崇尚名聲權勢,實則不知己身隨物遷擺的人們的諷刺。

4  

由於堺雅人扮演的角色太完美,所以在演技上反而沒有太多詮釋空間,要說這部戲裡最為亮眼的還是得讓位予飾演夢乃的蒼井優,她演兩個人格,就等於一人分飾兩角,之間情緒轉變之快總是令人驚嘆。不過這兩個人格的個性太過極端相反,總還是有些斧鑿之嫌,就我個人而言,最喜歡的是裡面那個演自閉症的小童星。在劇中,這個名叫深也的小男孩雖然患有自閉症,難以與人溝通,甚至許多行為、肢體語言都讓人摸不著頭緒,不過他同時患有學者症候群,也就是具有比常人更驚人的記憶力,不管是眼前的風景或者聽過一遍的樂曲,都可以馬上完整重現,小小年紀便得了雕塑獎。因此宮川教授企圖讓他成為自己的實驗對象,透過儀器分析其腦部,美其名增進精神科學之發展,實則是想讓自己的研究更上層樓。而倫太郎當然跳出反對,因自閉症兒童無法應對預料之外的事,而在那儀器之內有大量噪音,且須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肯定無法忍受這樣的環境。後來深也的媽媽,也就是倫太郎助手桐井薰不願為了保住自身工作而破壞兒子跟他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任,決定拒絕,然而最後深也卻自己拿出字母板,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告訴倫太郎,說自己會活得比他們這些大人久,也會當爸爸,所以為了不要再有其他小孩跟他一樣,他願意進儀器。這段話因為是他辛苦指出來的,在劇中其實耗時冗長,可是看時卻不會感到不耐,反而因為他一邊焦慮地用手抓頭髮,一邊努力指著字母而感到心疼又感動。

5  

大概真是這樣,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就會為你開另一扇窗(之前看到有人惡搞成: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可能只是因為他想吹冷氣XD)。人們總是會害怕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因而有各種歧視、霸凌,可正正是那些人有高機率擁有一些最了不起的能力,他們沒有嘲笑我們的平凡,而我們到底有什麼資格反笑對方的缺陷呢?

也只有讓精神疾病得到社會上更多人平常心的對待,才有可能讓心理治療更為普及。現代社會許多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心靈上的困擾,在西方,看心理醫生就跟看一般生理疾病一樣平常,但在亞洲社會總還是脫離不了大家有色的眼光,所以這個劇雖然娛樂性或者吸引力都稍嫌不足,但站在這個角度,總還是值得推廣。

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wa0614 的頭像
    swa0614

    Someone Like You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