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在臉書上發問麵包跟理想的問題,這問題大概是每個文史哲研究生從踏入研究所的第一天開始,無日 不反問自身者,有些人讀完碩士選擇教書或者其他領 域,有些人繼續往上讀,繼續困在疑惑之中。我想,除非躋身「成功」的那一群學者之間,不用擔心經濟問題,不然這問題便將無止盡地跟隨著。

  有許多人問我為什麼要捨台灣而去香港讀中文,我總老實地說,一方面想開眼界,另個實際因素便是獎學金。我很佩服在台灣讀博士的朋友,他們同時要努力 學術、煩惱生計,還要無時無刻面對外在不理解的眼光,尤其這些眼光很可能來自家人;可是他們還是有許多人無悔地投入,或者說,將自己的心境安頓得很好。

  事實上,就連暫時不用費心營生的我,光是那種被社會所棄的孤獨便已難以承受:就因為知道自己所學不合時務,你喜歡的東西、會心的感想別人一點都不在 意,所以孤獨,所以寧願隱藏起來讓自己表現得不著邊際(然後承受風花雪月無病呻吟的批評),也許對我來說,身為中文人最痛苦的不僅在於別人附加「無用」的 眼光,而是自己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徬徨。

  臉書尤其是個加深孤獨的媒介,你發表的一切馬上便會被龐大的資訊淹沒,大家爭著在這場合展演自己,不管是讀者時間還是頁面空間,都已太擁擠。

  偏偏無奈的是,你脫離這個空間,便也沒人跟你對話,就好像明明知道學術圈子太擁擠,明明恨透發表文章證明自己的機制,可是活在這個社會就得遵循體制走,跟隨眾流,自己只能成為齒輪中的一角,任時光淘洗。

  然後無奈到了盡頭,最後會發現還是只有回到學術,至少還能從知識中得到一些快樂,還能在古人的言論裡結交一些知音,至少能在這裡,為自己的一肚子不合時宜找到寄託與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