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3290612_1392197818   

  這六集算是解答了前六集留下的幾個問題,例如祖耀一如預料地沒死,不過他回來不只是純粹成為冰冰跟家揚的感情中間的障礙,甚至帶出家揚在軍中的故事,也就是他之所以開槍打死自己的老師──那個心中最深的夢靨。雖然早就知道一定會安排祖耀做錯什麼事,才能讓男女主角相聚,但這樣的安排雖有些戲劇化、有些太過巧合,卻又合理,最重要的是再一次挑戰觀眾的是非觀:祖耀真的是壞人嗎?他對家揚的師父開槍確實有錯,但卻不是直接害死他的,況且也如他所說──他只是為了活下去。只是家揚因為自責,非得找一個人來寄託自身的罪惡感。又,他藏起金條確實也表現了人性的貪婪,不過這金條本來就是不義之財,交給其他土匪也是錯的,更何況交給他們後更不能脫身了;交給軍方就道德而言是最正確的選擇,可是必定會受到懲戒甚至處刑。所以抱持著「活下去見家人」這個信念的祖耀,做出了不對卻最符合人性的選擇,如此而已。我想,也許最大的錯在於他不該反過來理直氣壯地指責家揚,若沒有一絲愧疚感,那麼原本為了活下去所做的小惡,便將吞噬人性中善良的部分而茁壯為大惡。

  為了引起觀眾的思索,編劇特意在祖耀之前(第一集)先安排了同樣一次經驗──同樣是敵人,對方同樣為了家裡的親人,家揚同樣讓自己當作人質幫助他脫身。家揚這次「救人」的計畫十分成功,也因此有祖耀那次的故技重施,可是卻也因此,當情況不如其預想失去控制之時,內心的悔恨便更加深刻,因同樣的動作卻導致兩種不同的結果,救人不一定都能得到好的回報,於是開始全面否定自己救人的信念,成為心裡解不開的結。

  這六集還有另外三個重點:一、芷晴自梳。二、千斤的身分。三、家揚與冰冰的曖昧浮上檯面。其實在看第七集之前因為逛了官網,不小心就被人物介紹給雷到,得知第六集裡那個楚楚可憐的芷晴是個騙子,也得知初九於他終究只是單方面的苦戀。關於芷晴的故事就這樣很快地掀起漣漪,可是又在自梳之後很快地消退,看來似乎是個小插曲,不過可以預想必定又是為後來的故事安插伏筆,等著激起更大的漣漪。這幾集也藉由這個橋段帶出了自梳女的文化背景:因為不願意嫁給不喜歡的男生,而寧願終身不嫁。自梳這個廣東地區的傳統當然不是現在才受到關注,早在1997年由張之亮導演,劉嘉玲、楊采妮、歸亞蕾、李綺虹等大角便曾演出電影。表面上看來似乎是女權的進步,讓婦女有了選擇的自主權,其實卻也是彰顯對女性的壓迫,告訴她們,要違抗父權社會便需要用一輩子來換。雖然以現在的觀點而言,終身不嫁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也不一定就不幸福,可是重點在於那極端的選擇,只有「嫁」與「終身不嫁」兩條路,沒有其他,等於是透過一種開放來完成另一種歧視,都不知道該為這樣一個半調子的「進步」感到欣慰或者悲傷,只好離題地說一句:其實玉冰堂就是伴侶制度,歡迎支持多元成家(誤)。

  自梳文化凸顯了那個時代的無奈,家揚與冰冰的傳言引起眾人不安,也一再強化時代背景。穿著西裝的家揚代表受過新式教育、思想較開放的新青年,穿著唐裝的潘家村人民則代表保守、傳統的中國鄉村,在那個時代,儘管家揚再怎麼不認同他們的觀念,也只能配合,就如劇中他所說:「我不接受,但也不會挑釁。」本來風氣與價值觀便是時代變革中最難以改動的一項,人的思想受家庭、生活背景影響,在知識尚不普及的地方,其根深蒂固的力量強大得令人難以想像,這需要眾多有識之士持之以恆地推動,不是家揚一個人所能與整個村莊對抗的。僅僅是這樣一件小事,便能深刻感受時代氛圍,搭配服裝、幣值等細節,都能讓人感受到劇組的用心。(雖然戰爭場面跟打架都很假就是XD)

  至於千斤的身分是接續前六集的主線:二小姐身死之謎。這個角色除了再度挖掘出二小姐不為人知的一面,另一個最大的作用便是讓這條主線暫時懸宕,切斷線索,轉而向祖耀的故事發展。一方面延遲案情水落石出的時間以加長劇集可看性,同時又巧妙地轉移注意力,免得觀眾等得不耐煩。於是接下來要看的,便是這兩條看似沒有關聯的線,會在什麼情況下接上、怎麼不著痕跡地接上。

  這部戲的男女主角嚴格說來不算帥哥美女,可是卻在戲裡展現無窮魅力,例如家揚的嘶吼狂放得令人心痛、家揚流淚吹著口琴時卻又那麼安靜地揪心。而冰冰目前還看不出太多掙扎的內心戲,只是如實扮演著一個跟家揚鬥嘴、癡情等待老公的女人,不過正因可以猜到後面的劇情衝突,包括處在祖耀與家揚之間,處在保守傳統與追求愛情之間,所以後面的表現也讓人期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守業者 自梳
    全站熱搜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