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臉書上觀看近來臺灣詩壇的動向,被人引得比較多的有幾個,如潘柏霖、徐珮芬、宋尚緯、陳繁齊等等,過往熟悉的林婉瑜、鯨向海、任明信等似乎都已成為被淘洗的一代,儘管這不過是幾年的時間,而他們也都年輕,不禁覺得,文學的世界著實殘忍。當然,從我的同溫層中取樣大概沒什麼代表性,而且說好聽是取樣,其實會引詩的也就那一兩個,意思就是,我的這個觀察,說到底也就是那一兩個人的喜好剛好近似吧。

這四個人中我比較喜歡徐珮芬,不過他們大抵有一個共同的趨向,就是文字都很淺白,只是在用意上出奇、打動別人。也許人心就是這麼奇怪的東西,越是不講道理的道理,越讓人感同身受,是以詩在這方面有了一些天生的優勢,因為詩不論在文法或者在想法上,都那麼要求不講道理。

從我自己粉絲頁上極少數被按讚的幾首詩也能看到這樣的傾向,不過,雖然知道這樣的寫法吃香,但叛逆如我又開始產生那種大家喜歡我就偏不要的變態心理,覺得單單只是在用意出奇還是太簡單了,過往那一段追求文字雕琢、精鍊的時代被拋了去,我卻想念了起來,畢竟文字為文學之基本,除了內容之外,有那麼一些與眾不同的用字方法,或許才會讓人心悅誠服吧。雖然,在這方面我並達不到自己的理想就是。

手機裡存了很多寫了一半寫不下去的詩,有些是感覺過了,回不去那個情境裡,有些是思緒困乏了,不知道還能怎麼延展,而刪了似乎又可惜,於是放著。照往常的經驗,也許哪天有其他的新靈感,會跟之前的舊句子結合成新的產物,儘管,到那時所寫出來的東西,也與初衷完全不同了。

這樣的詩真嗎?不完全。假嗎?當然不。好嗎?見仁見智吧。不投稿有一個最大的壞處,就是並不會有其他的人幫你判斷,而你只能永遠將他們放在自己的世界裡,賦予自己的價值。即使知道,就算有人判斷了,也會回到我上面說的,反而質疑他們的眼光,人就是這樣矛盾的動物。

若說投稿是為了交流,那當然是極好的。可比賽又是另一回事,對我來說不投文學獎的最大理由大概是寫完以後要一直藏著,不能公開,那麼完成時當下的滿足與喜悅,也只能一直藏著,到最後甚至連這微小的成就感都被時間消磨得一乾二淨,而如果又沒得獎......那還真是會喪失許多動力。所以,寫完就po,寫完就po,這種馬上公開的一瞬間反而成為支持我寫下去的必要因素,雖然每一次的公開又是多麼的孤獨。

然而這世界終究是只看頭銜的。人還是那個人,可你得獎了,就會成為大家矚目的對象;你沒得獎,不管是投了沒得,或者根本沒投,都是一樣的,不會有人在意。人還是那個人,詩還是那首詩,社會卻無可避免的必須現實,我理解,但還是排斥。

喔,我個人喜歡〈同行〉勝過〈週期〉,雖然作為一個讀者也是要看頭銜的,哪個作家、專業研究者說喜歡,那就是真好;哪個平凡老百姓說喜歡,就值得懷疑。我的喜歡對作者而言,從來沒什麼影響力,但管他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