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時朋友生日,會去附近的文具店挑卡片跟禮物,大家其實就住附近,然後當天會發現送的卡片好像都 差不多,送的禮物也差不多,總是杯子和存錢筒系列,不過生日當天到學校,看到桌子上堆滿了禮物,還是會膚淺地覺得自己很有面子。對那年紀的孩子而言,人緣 好不好以及有沒有考一百分大概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到了國中,開始會去遠一點的地方挑卡片、禮物,誰的卡片、禮物特別,送的那個人也連帶驕傲了起來。不過送的人卻好像少了,因為大家不僅要顧到新朋友,也要照顧老朋友,加上零用錢有限,於是「好朋友」的標準便嚴謹了些。

  到了高中,流行一群人一起慶生,也許是好幾個姊妹合送一個禮物,也許是全班同學一起唱生日快樂歌、砸蛋糕,可熱鬧了。這或許也是社會化的一種,這種方法不會冷落了誰,皆大歡喜。

  大學時其實差不多,不過卡片越來越大張、越來越多人分一個小角落,也更注重禮物的創意,然後會毫不避諱地就在壽星面前收錢XDDD或者便是一起去吃一頓飯,就算慶生,於是生活中突然排滿接踵而來的飯局,尤其當你的朋友都集中在某些月份的時候。

  再之後,新朋友們維持同樣的模式,舊朋友們漸漸地成為一個個網友,一開始還有許多簡訊祝福,後來變成line訊息,以及臉書塗鴉牆的洗板潮,至今依然。

  這樣的一路轉變沒有什麼不好,只是總還是會突然想念國小國中時,在文具店裡精心挑著各種自以為有創意其實很蠢的卡片,趴在桌上賣力寫著的樣子。

  (記,11月6號,六個朋友生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