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

  我又想起了《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是大三時候秦于婷介紹我看的吧?那麼是六、七年前了。活在自己世界,將所有情感投射於偶像,最後發現殘酷的現實而死去,沒有人為她掉淚,這就是松子的一生。

  多愚蠢啊,一再地一廂情願。其實就一直這樣消失下去,裝作不知道,再也不要出現,不是最好的嗎?為何這麼容易被牽動,為何這麼自以為是?

  不過不會後悔的,當下不這麼做,整天都不會心安。不愛就不愛吧,反正就是跟之前一樣消失罷了,也沒什麼損失。總之還是謝謝你,不管是偶然的想念或是什麼,謝謝你還是讓我知道了,我依然如此容易地為你淚流不止。

  海苔熊的失戀心理學說,失戀後就是不斷地行為反覆與尋找自我:我是誰?我活在這個世上是為了什麼?這些你以為早就知道的事,現在才發現自己一點都不知道。其實那封信我還忘了加幾句:如果你會受傷,也許不是因為我的謾罵,而是因為我的不理解,但我也想矛盾地說,其實我不是不理解,只是我的情緒選擇賭氣地表現出這種偏頗的理解,但那不一定真的是我心裡所想──你該承認我確實還是了解你的,所以昨天才會想到回去舊部落格看看──很荒謬吧!對於當初以為只有自己看的日記,也要用這樣的方式來欺騙自己。我現在只想說,如果你找到下一個愛你的人,且幸運地他能理解你,那是最好;但有時你也要記得,可能連你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或者說,有時你會甘於躲在自己的謊言之下,拒絕別人理解的自己。所以如果你在這段感情中有成長,我希望是學會放開心胸溝通,而不是渴望別人知心。

  鑄心是一輩子的事,在磨透之前,我只能選擇逃避來避免被情緒控制,然而逃避又怎麼能磨呢?雖然知道,卻也只能如此。祝

  好。這次真真正正是對心裡的你說。

===

  儘管已經看過漫畫一次、動畫一次,這次再看《進擊的巨人》粵語配音版動畫,依然覺得好好看,依然被突然出現的超大型巨人震撼,為媽媽被吞下肚而鼻酸,與艾倫巨人一起怒吼,也看到了更多細節。有時知道了後面的發展,雖然少了些疑惑與解答的快樂,但回頭看這些角色,反而更有種五味雜陳的感覺,會跟著想:他們當初到底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做這些事呢?

  總覺得現在文本看得多了,對於各種故事,已經大致都可以從作者敘事的線索中隱約猜出答案,像是《軒轅劍陸》瑚月和姬亭的身分,像是《盲探》裡案件的真相,像是《菊花的刺》的幕後黑手等等。好的我太跳tone了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wa06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